|
不口干不上头的未必是好酒!不信你看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酒为五谷之精华。白酒的纯粮食酿造,孕育了中华神圣而厚重的白酒文化。选用优质纯粮高粱等作为原料,是酿造优质白酒的开始,也是中国白酒始终如一的传统坚持。 随着白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商务宴请不可或缺的元素,人们越来越关注酒品的口感和健康饮酒的习惯。研究表明,大多数白酒含有一定比例的醛类、甲醇和杂醇油等物质,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分解缓慢,容易沉积,因此人们在大量饮用后容易产生口干、上头等不适反应。也就是说,尽可能提升酸类、酯类等香气物质含量,并降低白酒中醛类等有害物质含量,方能酿出口感与品质俱佳的酒中上品,也就是大众消费者口中“既不上头又不口干的好酒”。因此,酸高酯高是中国名优白酒的传统特色(纯粮酿造)! 为什么白酒喝后会上头、会口干?
“酒,装在瓶里像水,喝到肚里闹鬼,说起话来走嘴,走起路来闪腿,半夜起来找水,早上起来后悔,中午端杯还美”这是网友对于酒的戏谑,但也道出了喝白酒容易上头,宿醉,口干舌燥。喝白酒之所以容易上头是因为酒精中的醛类、甲醇、杂醇油等物质及酸酯比例不协调引起的,例如杂醇油进入人体后分解很慢,所以杂醇油含量多的时候,人喝酒易上头,一般来讲劣质酒更容易让人头昏、头胀、头痛,所以奉劝大家喝酒还是要喝正品好酒。喝酒上头久而久之还可能对于健康造成危害,随着人们对于白酒消费的日益理性,“喝白酒,也要健康”的理念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,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饮酒,饮什么样的酒才能健康,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清楚。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:粮食酒是好酒,酒精酒是差酒...大众所认为的“粮食酒”指的是以粮食谷物为原料,采用传统固态发酵法酿造的白酒。“酒精酒”指的是以(不知道是啥)为原料,用(反正不是传统工艺)生产出来的酒,那么实际呢?纯粮酒指的是以高粱、玉米、大米、糯米、大麦、小麦、小米、青稞等各种粮食为原料,经过糖化、发酵后,采用蒸馏方法酿制的白酒。名酒及优良白酒中绝大多数为此类白酒。纯粮固态发酵工艺,根据“高梁香、玉米甜、大米净、小麦躁、糯米绵、大麦冲”等特点,选用高梁、大米、糯米、玉米、小麦为主要酿酒原料。要求:颗粒饱满、干燥、杂质少、无霉变,并经过严格的分级除杂,高粱粉碎成4-6瓣,玉米最大颗粒不超过0.2mm,糯米、大米粉碎成2-4瓣,小麦要求破皮。所谓传统工艺即固态发酵法工艺,其过程较为复杂,酿造周期较长,这种纯粮酿造的酒品质一般都不会差,用慢工出细活形容最合适不过。用最简单地说来说,新工艺白酒,就是现代技术的酒精勾兑酒。如果说传统工艺白酒即粮食酒是手擀面,那么新工艺白酒(酒精酒)就是方便面。它们走的是酒精发酵的路线,最早参照的是苏联生产伏特加的办法:先将粮食原料依照标准工艺生产出高纯度酒精,再稀释改制成白酒。酒的传统工艺代表着中国酒文化中最质朴原生态的方面;而新工艺白酒则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、降低成本的便捷生产方式。早前《中国白酒》杂志发布过“粮食酒堪称好酒,喝了不上头”点击阅读有图有真相做了详细权威报道,文中对“为何喝酒会上头?”作了深入的分析,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的答案是:高品质白酒是粮食酿造的,但粮食酿造的白酒却不一定就是好酒。 好酒不上头,不上头不口干的未必是好酒
“纯粮酿造是好酒,好酒喝了不上头”但科学的结果表明:高品质白酒是粮食酿造的,但粮食酿造的白酒却不一定就是好酒;好酒喝了不上头、不口干,喝了不上头、不口干的不一定就是好酒。 随着造假技术水平的更新换代,卖假酒的又有了新对策,消费者喝了这些酒也不会头痛,可却是实打实的假酒!在某白酒经营部25个批次的白酒抽样中,有10个批次检测出“对乙酰氨基酚”成分。白酒经营部负责人陈某承认,为减轻顾客饮酒后的头痛症状,违规在白酒中添加了头痛粉(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)。执法人员在陈某的店内发现了3000多斤掺有头痛粉的白酒,并查处十多箱头痛粉。据民警介绍,陈某害怕被查,每5公斤白酒仅掺入不到1克头痛粉。但正是这微量头痛粉的添加,助长了假酒的歪风邪气,对于诚信经营的企业,可是十分的不公平! 头痛粉是什么?被非法添加进劣质酒里的头痛粉是一种药品,价格非常便宜,可缓解轻、中度头痛。简而言之,其本质就是一种止痛药,常言道“是药三分毒”,若不正当使用,一定程度上会对身体造成损害。若正确使用,这个药品本身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,但是添加到白酒中就非常危险,要知道,酒和某些药是不能同服的。在头痛粉的说明中也明确指出,服用后禁止饮酒,因为两者混服是对肝脏有损伤的。 投机取巧,白酒掺入头痛粉。可谓是伤天害理,让顾客喝了假酒也不会头痛,身体却大有损害!民以食为天,食品安全问题在这个吃啥喝啥都不放心的时代尤其突出,在酒中添加头痛粉,无异于见钱眼开、谋财害命。当然执法部门以吊销该单位营业执照,行业坚决令行禁止!千万不要听信那些超出商品本身价值的虚假宣传,更不要被价格便宜到过分的产品所诱惑,这个世界永远没有物美价廉,一分钱一分货才是硬道理。身为人海中的一名白酒爱好者或消费者,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辨别酒的好坏的一些简单的技巧或者方法,《中国白酒》杂志发布过“16种鉴别中国白酒好坏的方法”点击可阅读学习或收藏。再次温馨提示消费白酒一定要到正规超市、店铺等单位购买。 小结:从白酒到黄酒、葡萄酒甚至到啤酒,醉酒之后,因为酒精等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会带走水分,依然有口干的现象,所以说只要是饮料中含有酒精,喝过量(量因人而异)均会使人口干甚至头疼。因此,我们要对饮酒口干的问题用辩证的观点看待,决不能以个人饮酒口干与否评论酒质的高低。关于喝酒后上头,本文中《中国白酒》杂志之前的报道,详细分析了乙醇上头、杂醇油上头、醛类上头等科学现象,而让人上头主要原因是酒中杂醇油的含量高,专家表示杂醇油含量高的酒有两种:1.包谷酒(玉米酒)也就是主要原料玉米生产的食用酒精所勾兑的酒;2.劣质低度酒(酒尾)高粱酒蒸馏最先流出的酒、最末流出的酒都是品质很差的酒,这种酒度数低且杂醇油含量比较高,一般都是被酒厂舍弃。但有些商人利益驱动,将这些质量低劣的酒流入市场。好的白酒首先得是纯粮酿造,饮用时不刺激,饮后微醺,醉后不头疼、醒酒快。 现如今的社会中,我们不在乎香型,不在乎度数,甚至不在乎价格,我们更在乎的是和谁一起喝酒。“开车不喝酒,喝酒不开车”已深入人心,那我们当下应呼吁“喝好酒,适量饮酒,有益健康饮酒”“如果一定要多喝,请及时补充水分”。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饮酒口干,其实是对贪杯者的一种告诫,若不补充水分,无论酒品如何?过量饮酒身体分解酒精已经到了极限也会口干舌燥。口干是一种健康保护性的信号和反映,因口干而适量饮酒是健康、明智的选择。(完) |